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 军理学习
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
 1950年代我军通过仿制苏联枪械在我国发展装备了56式冲锋枪(当时的叫法,其实是自动步枪)、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,统称为56式枪族,均发射56式7.62 × 39mm中间威力步枪弹,这在当时已是较为先进的枪械了。但部队在实际使用中发现:56式半自动步枪射击精度好,带折叠的刺刀,能够体现“刺刀见红”的精神,但单发射击火力较弱;而56式冲锋枪能连发射击,火力较猛,但射击精度差,且枪身较短,不利于拼刺格斗。

因此研制新的自动步枪的事项就提上日程。部队提出的研制要求包括:新的自动步枪必须在保持56式半自动步枪射击精度、拼刺优势的优点的基础上,实现单、连发射击,重点提高连发精度。63式自动步枪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开始研制的。

63式自动步枪的研制人员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,虽没有经验,但是敢想敢干。研制人员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研制,在保留了56式半自动步枪弹道性能、不可拆卸刺刀、木质长枪托、瞄准装置的基础上,实现单、连发射击,提高点射精度,保证在各种环境、气候条件下的动作可靠和较长射击寿命。由于起点低,基础差,再加上当时我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,研制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。但即使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,研制队伍仍然在63年完成了设计定型,最终命名为63式自动步枪。

63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,全枪长1.032米,空枪重3.87公斤,口径7.62毫米,弹匣容量20发,枪口初速每秒735米,有效射程400米。63式自动步枪在研制时秉承了“步冲合一”的思想,既能连发射击又能单发精确射击,长长的枪身加上刺刀也有利于拼刺,原设想用来替代军队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。

刚设计定型的63式自动步枪还是一支性能优良的自动步枪,早期生产的63式自动步枪质量也是好的。1969年,在“备战、备荒、为人民”的方针指导下,63式自动步枪开始大批量生产。当时要求年产60万支该枪,远远超出工厂实际产能。工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,未经考核批准擅自修改枪械设计,简化生产工艺流程,同时文革期间制造过程和成品检验、军代表验收等制度的放松,导致大量生产的63式自动步枪产品质量粗糙、故障频出。

1974年,部队关于63式自动步枪的质量问题的反映达到顶点,主要集中在射击精度太差,而且不稳定,需要经常校枪,甚至出现了射击时从导气箍向后喷火星、机匣盖崩飞伤人致残等重大质量事故。尽管生产企业采取了补救措施,但已改变不了大局。且部队有更多可以选择如56式冲锋枪,从而导致63式自动步枪最后在1978年从部队撤装,重新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。

60年代中期,一批制造精良的63式自动步枪援助给了越南,63式自动步枪在越南的山地丛林作战中,并不输于美军装备的M-14和M-16自动步枪,因为三者的弹匣容量相同,其中两发短促的精确点射更是63式自动步枪的强项,这让美军吃足了苦头,进而对63式自动步枪印象深刻。

武器装备的稳定可靠、符合作战需求始终是部队的追求。63式自动步枪的设计思想落后,不符合现代化突击步枪对轻便性、通用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追求。再加上装备到部队的63式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性能和质量下降,都导致63式自动步枪最终从部队撤装。

63式自动步枪虽然最终从部队撤装,63式的研制可以说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枪械的开始,在此之前,我国装备的枪械均为仿制国外型号。63式的研制使中国一改仿制前苏联轻武器的传统,开创了独立自行研制自动步枪的新局面。从这个方面来说,63式自动步枪也必会在新中国的枪械发展史占据重要的地位。

版权所有:河北体育学院军事教研室 技术支持:河北体育学院现代技术教育中心